校內(nèi)新聞
合肥七中研學旅行學生手記
時間:2015-04-15 19:31 作者:admin 來源:未知 閱讀次數(shù): 次
編者按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2015年4月9日—11日,合肥七中組織開展“感悟歷史,擁抱自然”研學之旅活動,1200余名學生參與其中,親身感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重新追蹤華夏文明的足跡。高一(7)班同學研學路線是浙江紹興、蘭亭、烏鎮(zhèn)和嘉興,所到之處,同學們帶著課題,小組合作,認真做記錄、細心做研究,仔細詢問導游關于考察點的文化知識,真實抒寫研學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F(xiàn)選登部分作品以饗讀者。
初來這座城,煙雨籠罩著它,古樸寧靜,讓人不由自主的放慢腳步,走在青石鋪就的小路上讓思緒放空,讓心靈沉靜。
“錯錯錯,莫莫莫,山盟雖在錦書難托;難難難,瞞瞞瞞,預傳心事,獨倚斜欄。”
三身石上,姻緣幾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最先觸碰到的是這座城的心。沈家園林里的石碑上重重刻下的《釵頭鳳》讓我佇足凝神。我的指尖輕輕觸碰著凹陷下去的字跡,慢慢閉上眼睛,讓思緒穿越千年,在漫天柳絮隨風飛舞的世界里見證著他們曾經(jīng)愛過的碎片。
可我們都遺憾沉重。命運像華麗的絲綢,即使是最名貴的絲綢,再怎么巧奪天工,總會透露出絲絲縷縷的微光,那些錯落,那些斑駁,是與生俱行的原罪。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沈園景色已異,粉壁上的詩詞也已模糊不清,但這些記載著唐婉與陸游愛情絕唱的詩詞,卻在滾滾紅塵中流傳至今。請珍惜你我擁有的那份感情,別輕易道別離,釀成無奈終成悔。因為我相信 世間所有的相逢都是久別重逢。何以簫笙默,默笙簫以何?多情深幾許?幾許深情多。
邂逅一段記憶之后來到蘭亭,劍舞落花,流觴曲水,王羲之邀請眾人在此舉辦過曲水流觴的盛會。茂林修竹之間,文人雅興之際,與會人士文思泉涌,飲酒賦詩,王羲之欣然為詩集作序-—《蘭亭集序》,書文合璧,揮灑自如,實為行書登峰造極之作,難怪被唐太宗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穿過彌漫著古典氣息的文學世界,我們即將去尋找一位現(xiàn)代偉人,他的名字叫魯迅。走進神秘的魯迅故里,黛瓦粉墻、青石磚木,典型的江南建筑。吸引我眼球的是“桂花明堂”,以前這有兩棵枝葉繁茂的桂樹,一棵金桂,一棵銀桂。童年時期的魯迅就搬著小凳坐在桂花樹下聽祖母一手搖著蒲扇一邊講述著“貓是老虎的師傅”、“水漫金山”的故事,祖母成為了魯迅生命中第一個啟蒙老師。離開這個宛如童話般仙境的地方我又來到了百草園,由此又憶起他書中述的《狗•貓•鼠》、《論雷峰塔的倒掉》中生動回憶。伴著戲臺上傳來的唱戲聲,我漫步在舊時光里,邊想邊提起一支筆,在木制的明信片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和心中的情愫投入信筒寄向遠方。
烏篷船,小橋下,楊柳依,良辰美景為誰醉……烏鎮(zhèn)中隨處可見的是染坊布料,絲綢刺繡。君可見刺繡每一針中有人為你疼;夏雨秋風里有人為你等。南湖美景為誰留,伊人倚門望君踏歸程,江河入海奔,萬物為誰春,明月照不盡離別人,翠竹泣墨痕 錦書畫不成。
第二天,坐船來到南湖的湖心島,上岸后我們誤以為這里便是桃源,一層又一層,一圈又一圈,不知繞了多少圈,我們踏上了伍相祠的樓頂,眺望這座水上之城,心情豁然開朗,任憑清風拂過我的臉頰,雙手倚欄,踮起腳尖,裙腳飄揚,長袖飛舞。
據(jù)說登煙雨樓,望南湖景色,夏日倚欄遠眺,湖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春天細雨霏霏,湖面上下煙雨朦朧,景色全在煙霧之中。
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幾場梅雨,幾卷荷風,江南已是煙水迷離,時光微涼,那一場場遠去的往事被春水浸泡,秋分吹拂,早以鉛華,清絕明凈。涼風吹動首書頁,塵封在書卷里的詩詞故事又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崔D角處的青石小巷,一并久違的油紙傘,遮住了低過屋檐的光陰。
是的,你是這樣的一座城,如果可以,請讓我預約一段蓮花的時光,在這個季節(jié)稍作停歇。人生飄忽不定,要學會隨遇而安,不知此地何時又會下起雨,不知何時能看到從青石小巷里撐著油紙傘來到我面前的你,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將我最美好的祝福寄予這座城。
(高一(7)班 靳曉俁 袁小萌 江珊 羅曉宇)
2 游學•游心•游情
青蔥四月,青蔥歲月。時光正好,我們出發(fā)在游行的路上,懷著大好的心情,去走近自然,擁抱古跡。放眼遠望,只見遠方群山連綿,連成一片陰影,深深淺淺,隱隱顯現(xiàn),勾勒出一副渾然天成的水墨畫。一顆心早已雀躍,沿途的風景早已抑制不住我們的悸動,去往浙江的大巴上充斥著我們的歡聲笑語。
第一站—— 沈園
一池,一亭,一假山,這便是小小的沈園。一首釵頭鳳,一生悠悠越腔,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這便是沈園獨有的風韻。
青瓦,碧水,典型的徽派建筑為這沈園抹上了文縐縐的書香氣息,而更引人注目的則是入口處的兩個剪影。陸游與唐婉雖近在咫尺,卻永不得長相廝守,正如兩人的影像被生生的分隔開來,有情人終不得成眷屬。尚未進入沈園,這剪影便為我們蒙上絲絲惆悵,兩人伸出卻不得相握的手,不知又是在痛訴著誰的無情與殘酷。
腳踏青石板小路,聽著噠噠的脆響,環(huán)顧四周綠林叢生,清水游魚,遠處一座小亭若隱若現(xiàn),可見當初兩人的邂逅該是怎樣的浪漫!而現(xiàn)在兩人相遇的小亭中坐著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兩眼微瞇,眼神空曠,唱著不知名的越劇,為沈園添上一抹唯美的色彩。而歡情薄的憤懣,“淚痕紅浥鮫綃透”的悲哀,“錯!錯!錯!”的悔恨,卻令人唏噓不已。唐氏和詞亦發(fā)出“世情薄,人情惡”的控訴,“今非昨,病魂常恨千秋索”的哀怨。一首釵頭鳳,嘆的是兩人彼此間忘不掉的驚鴻照影,嘆的是陸游一生坎坷跌宕的三情,亦是封建社會的冷漠無情。轉瞬間已是過去了數(shù)千載春華秋實,沈園墻上的字跡已是模糊不清,而這首釵頭鳳卻是流傳至今,成為華夏文明的一顆閃亮明珠,為世人所稱贊。千年前的一對才子若是泉下有知不知又得要發(fā)出怎樣的感慨!
離開沈園時,先前那位老人已經(jīng)移到池塘邊,怡然自得,悠閑自在。而他悠悠的越腔卻穿透院墻,在每個人的心頭縈繞,久久不散。
第二站——魯迅故居
陽光靜好,微風拂面。
這就是當年孕育出“民族魂”的地方!
站在魯迅故居前,濃濃的敬畏之情充斥心頭。在這里,我們終于有幸目睹了三味書屋的風采,驚嘆了周家當年的富裕興盛,感受了封建思想對就中國人的毒害;在這里我們終于使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課本中的魚米之鄉(xiāng),戲曲之鄉(xiāng)真實的擺在我們眼前;在這里,我們終于感受到了語文別樣的魅力;在這里,我們的靈魂也逐漸被魯迅先生的思想所熏陶。
我們抬手輕撫窗沿,拂過了歲月的塵埃,穿過了歷史的滄桑;我們抬腳跨過門檻,穿越時光的阻礙,眼前仿佛真的有一位神情肅穆的先生,正襟危坐在書桌前奮筆疾書;我們抬眼仰望那四四方方的天空,猶如看到魯迅先生的靈魂正欲沖破這束縛思想的牢籠,沖向光明,沖向更廣闊的遠方。在先生的故居中,我們體味歷史,感悟一顆拳拳愛國之心。
至今仍讓我難以忘懷的,是魯迅故居的入口前豎著的兩尊銅像。先生筆下的少年閏土和祥林嫂的形象至今屹立不倒,他們或是呆滯或是無憂無慮的神情,又在向我們訴說著什么呢?
第三站——烏鎮(zhèn)
說到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那定會想到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烏鎮(zhèn)。雖歷經(jīng)千年的滄桑,映入我們眼簾的卻仍是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水墨畫。
烏鎮(zhèn)全鎮(zhèn)以河為街,橋街相連,依河筑屋,深宅高檐,河蜯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呈現(xiàn)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具有小河流水人家的氛圍。住久了城市生活,再走在窄窄的胡弄小巷,看小鎮(zhèn)居民在老屋里忙忙碌碌,更是一番別樣的風味!
香甜的酒釀,樸素的藍花布,潺潺的流水,彎彎的拱橋。烏鎮(zhèn),圓了我們一個淡雅的江南夢。
游學,游心,游情。浙江一游,是一次回歸自然的旅行,亦是一次追逐靈魂的奔跑。
(高一(7)班 李妍 沈倩倩 張理佳 孫夢玲)
3 追尋魯迅的足跡
一支鋒銳的筆犀利的劃破紙張,直接割開了黑暗,讓一縷縷黎明的光芒透進黑暗的中國,使無數(shù)青年走向文藝救國的道路,感染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他把名字留給了世界,我們只有沿著他的足跡,追尋他。究竟是怎么的一方水土造就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偉人?
紹興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特別是眾多的歷代越中先賢,給魯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響。魯迅7歲啟蒙,12歲進“三味書屋”讀書。他不囿于《四書》、《五經(jīng)》,多方尋求課外讀物,從野史、筆記、小說及各種民間文藝中吸取養(yǎng)料,努力掌握文化歷史知識。魯迅從小接觸農(nóng)村,親近農(nóng)民,這使他既了解了紹興的風土人情,又看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
當我們進入魯迅祖居的時候,我們驚喜地看到早已爛熟于心的“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著名私塾。魯迅12歲至17歲在這里求學。魯迅的座位,在書房東北角,一張硬木書桌是魯迅使用過的原物。有一次魯迅因故遲到,受到先生批評,就在書桌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塾師壽鏡吾,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壽鏡吾在這里坐館教書達60年,“三味書屋”后面有一個小園,種有兩棵桂樹和一棵臘梅樹。少年的魯迅先生就是在這里走出了他求學的第一步。
我們從后堂走出,來到了著名的百草園。 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墻根一帶捉蟋蟀、拔何首烏,夏天在園內(nèi)納涼,冬日在雪地上捕鳥雀。這些童年趣事,在魯迅的心里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還引起他親切的懷念。百草園連同周家新臺門的房產(chǎn)易主之后,園地的南北兩端雖已改變了面貌,而它的主要部分仍基本上保持原樣。魯迅說:“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不必說碧綠 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魯迅故里內(nèi),可以看到昔日魯迅嬉戲、游玩的周家新臺門、周家老臺門和朱家臺門,追尋魯迅成長中許多耐人尋味的蹤跡,追憶魯迅作品那字里行間透出的故鄉(xiāng)情結,感受那似乎依然回蕩于屋內(nèi)似水流年的純真時代,親眼目睹這一中國南方獨一無二的居民住宅風格——“紹興臺門”。斑駁的歷史一一再現(xiàn),庭院深深的老臺門內(nèi),一路匯集了多少古老的故事。所以,可以說紹興的一方水土老臺門的桂樹和臘梅樹,眾多兒時的閱歷造就了后日立下我以我血薦軒轅、棄醫(yī)從文的民族魂。
無論如何,魯迅先生影響了那個崢嶸歲月里的所有的人。那個時代,需要這么一個魯迅,他是時代的先鋒,喚醒了無數(shù)人愚昧的心靈,指引人們?nèi)碎g的正道。
(高一(7)班 傅雨軒 張恒 鄧青峰 張孝誠)
4 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對當?shù)丨h(huán)境的影響
在三天的研學旅行中,一團游覽了紹興的沈園,蘭亭和魯迅故居,還有嘉興的烏鎮(zhèn)和南湖,再富庶的江南水鄉(xiāng),最有特色的便是當?shù)厮耐ò诉_的水路。便利的水路使得江南交通發(fā)達,經(jīng)濟也得到良好的發(fā)展,這才有了《水仙子 詠江南》中的“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的詩句。
但是在現(xiàn)代,江南旅游業(yè)發(fā)展迅速的同時,會不會給當?shù)氐沫h(huán)境帶來影響呢?
在游覽紹興時便聽到這樣一句話,“一戶人家可以什么都沒有,但是偏偏不能沒有船”而紹興三分之二的道路本來都是不存在的,是后人填埋而成的路,可見紹興這個地方水資源是多么的豐富了,而紹興人依水而居,出行都用船,這也是紹興的一大特色。
但是,就在紹興這樣一個小城市每年卻有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參觀,僅去年一年紹興便接待旅客6302.82萬人次,是當?shù)厝丝诘氖叮绱她嫶蟮臄?shù)量,難免給紹興帶來污染。為了開發(fā)景區(qū),完善景區(qū)的配套服務,不得不犧牲原有的建筑,不管是在沈園還是在魯迅故居,在景點的周邊,成帶狀或是環(huán)狀的商鋪一節(jié)挨著一家,其中不少是銷售食品的店鋪,譬如,紹興臭豆腐有名,游人聞到臭豆腐的香味不禁想去平常一下,而用來盛放豆腐的盒子,吃豆腐用的竹簽,用來擦嘴的餐巾紙因為怕麻煩而丟棄在景區(qū)周圍,而盒子中的油污沾染在地上,不僅顯得非常突兀,還破壞了周邊的環(huán)境。給清潔人員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而景區(qū)出售各種肉串,冰激凌等,既不衛(wèi)生,也會使得景區(qū)的環(huán)境情況不容樂觀,白色污染令人觸目驚心,而商鋪緊挨著水道,未經(jīng)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是的景區(qū)周邊的河流十分混濁。如此嚴重的問題,景區(qū)怎能不管?游人前來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的了解魯迅先生,是想了解這位偉人,景區(qū)的做法違背了游覽的本意,使得名人故居被商業(yè)所包圍,成為了“文化的孤島”,并且破壞了周邊環(huán)境,得不償失。
再來看看烏鎮(zhèn),同樣是富饒的水鄉(xiāng),烏鎮(zhèn)的居民只有兩千多人這還要加上工作人員,而烏鎮(zhèn)一年游客的數(shù)量大約有七百萬人,景區(qū)的壓力遠遠超過紹興,但是烏鎮(zhèn)著重加強環(huán)境的治理與保護,使得烏鎮(zhèn)的整體樣貌沒有因為旅客數(shù)量的增加而改變,說到底烏鎮(zhèn)的環(huán)境保護根源在于兩岸的居民和游人,而根據(jù)烏鎮(zhèn)的治理方案,在岸邊安排工作人員巡查,河道上有保潔員打撈以保證河道的干凈。景區(qū)的風景不僅僅實在景區(qū)內(nèi),同樣也體現(xiàn)在景區(qū)外,兩年前烏鎮(zhèn)外圍的環(huán)境不容樂觀,道路兩旁的房屋建筑因為年代久遠而破舊不堪,這與烏鎮(zhèn)的景觀格格不入,在烏鎮(zhèn)旅游業(yè)發(fā)展起來后,相關部門積極對周圍進行改造,原本坑坑洼洼的道路,鋪上了一塊塊古色古香的青石板,道路兩兩旁空蕩的荒地取而代之的是錯落有致的景觀綠化。因為從根本上的治理,烏鎮(zhèn)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別致清新的景色不僅讓游人玩得舒心,也讓原本居住在烏鎮(zhèn)的居民過上了更加優(yōu)質的生活。
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就應如此,在不破壞當?shù)丨h(huán)境這個大的前提下,對其進行保護和拓展,使其更具有發(fā)展性,讓地方的景色融入以人為本的思想,為當?shù)氐陌傩諑肀憷?,帶動社會的發(fā)展這才是最終的目的。
(高一(7)班 張俊堯 楊文豪 石瀚洋 鐘瑞)
5 重溫魯迅 洗禮心靈
灰色的天空下,這里的一切都是黑白色調(diào),白墻黑瓦的房屋,黑灰色的屋檐,淺灰的的路面,這有烏篷船上那些穿著白上衣和灰長褲的船夫,我們忽略了周圍服裝鮮艷的人們,來到這里,只為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
當紛紛擾擾的塵世一次次掀動生活的虛華,當此起彼伏的喧囂毫無遮攔的淹沒人類的思想,當浮躁,迷茫和虛妄充斥著人們的心靈,魯迅卻用文學的力量來改造社會,來改造人們的心靈。他,可以是一個對侵略者怒視相識的革命家,也可以是一位文質彬彬的學者,而他集合了這兩點,一個拿起筆桿子同故人作斗爭的戰(zhàn)士。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百草園的三味書屋。
百草園位于魯迅故居的后面,北臨東咸歡河,東臨沈姓房屋,西接染家后院,南寬北窄。且臺門為周家智,仁兩大房族所有。園里可以種菜,但現(xiàn)在園大草深顯得有些荒涼。這個荒蕪的園子不僅瓦礫成堆,雜草叢生,而且有樹木,蔓藤,和飛鳥蟲獸,是孩子們游玩的好地方。去了百草園,感覺到魯迅兒時的童趣。
三味書屋是魯迅故居里最有名的景點,稅務師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他又一名十分嚴厲的老師:壽鏡吾,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魯迅的書桌上有一個“早”字,還有一個小故事哩:說是一天魯迅上學遲到,被先生用戒尺責罰,從此在桌上刻下了“早”字,以便提醒自己。魯迅在上學期間還做了一個“三到”書簽,夾在自己的書中,書簽上的三到是眼到,口到,心到。這對我們學習頗有幫助。
魯迅,他是一面旗幟,一種精神,就像毛主席在《新民主主義論》里寫的“他的骨頭是最堅硬的一根,他的身材雖然并不高大,可他的精神和節(jié)氣卻感召著整個中華名族。”人們把魯迅先生譽為“民族魂”,所以群眾們把他舉得很高,但他從不驕傲,又不突出自己的地位,賣弄自己的學識,只是默默聽著而已。
先生是孤獨的,在多少個夜里,昏黃的燈光下,有先生寫作的身影,先生用一支筆向整個中國黑暗時會發(fā)出厭惡的《吶喊》,一個人”橫眉冷對千夫指“,與腐朽勢力作斗爭,將整個中華大地上的愚昧的人們喚醒,先生年輕時曾經(jīng)學過醫(yī),希望拯救病中的人們,但后來又發(fā)現(xiàn),醫(yī)思想比醫(yī)人更重要,先生就毅然棄醫(yī)從文。
只要有魯迅的文章在,他的思想就不會被磨滅,只要有他的書,就會有人去品位,先生的思想和精神也就會永恒的傳承下去。雖然魯迅先生走了,可他的精神永遠都在。
參觀完魯迅故居,感受他過人的進步思想,偉大的筆尖力量,和他兒時的純真爛漫。
感覺自己受到了心靈的洗禮。
(高一(7)班 王和萌 王依晴 席曉娟 柯怡凡)
6 現(xiàn)代古風的色彩
四月,正是春天到來之際,接連幾天的陰雨天氣沖刷了這旅途的道路。研學旅行的第二天,我們看著窗外不斷變化的風景,期待著下一個站點。高速公路上不再是那冒著煙的工廠,亦或是繁華高大的現(xiàn)代樓房,步入眼簾的是那片片青翠的綠樹油田和簡單樸素的雙層房屋。
大巴平穩(wěn)駛入了一片白墻圍繞的小鎮(zhèn),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剛出的陽光下等待著,包括我們。導游帶領我們進入了景點,似乎一瞬間我們穿越回到了若干年前,煙柳畫橋,小橋流水,江南水鄉(xiāng)的美宛若人間天堂。
現(xiàn)代繁華城市下有著烏鎮(zhèn)古城的灰白色。漫步在烏鎮(zhèn)小道上,看著兩邊用木板搭起的房屋,白色的墻在多年風雨的洗禮下漸漸染成了灰白色,黑色的磚砌屋頂也顯得格外清新又古樸。雖然是舊房子,低矮卻錯落有致,不夸張也不鮮艷。江南水鄉(xiāng)自然少不了流水,小鎮(zhèn)里有一條河流,走在小橋上,潺潺水聲恰似弦音撥動,令人沉醉。兩岸是歷經(jīng)風浪的班駁和亙古柔情的飄零,一泓清水所承載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跡和滄桑。遠離城市喧囂,尋份心靈上的寧靜,古樸淡雅。
現(xiàn)代繁華城市下有著茅盾故鄉(xiāng)的青藍色。烏鎮(zhèn)是著名文學家茅盾的故鄉(xiāng),在參觀景點時,導游帶領我們?nèi)チ嗣┒茉?jīng)居住過的街道,這條街俗稱東大街,據(jù)說曾有許多大戶人家居住??粗课輧?nèi)部的精致木雕,著實令人嘆為觀止。參觀途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里的藍印花布,在染布坊里,導游介紹了制作過程,那藍色取自板藍根葉,是自然著色,看著那青藍色的印花布制成的背包、衣裙,我們再次癡迷于這江南水鄉(xiāng)的人文美。隨后不久,我們就去了茅盾故居,精致的木刻家具和木板樓梯,讓我們仿佛可以看到大文學家在此居住的場景,在立志書院我們腦海中似乎又浮現(xiàn)了他在此讀書的場景,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過去的,讓它過去,永遠不要回顧;未來的,等來了時再說,不要空想;我們只抓住了現(xiàn)在,用我們現(xiàn)在的理想,做我們所應該做的。” 走著走著,我們又被院內(nèi)茅盾親手栽種的植株所吸引,那抹綠色,時隔八十年之久,在春天明媚陽光下,在我們眼前,在我們心里,瘋狂生長。遠離現(xiàn)代浮華,尋份精神上的寄托,寧靜致遠。
現(xiàn)代繁華城市下有著年少青春的金黃色。在這座古城里,我們度過了一段不一樣的時光,美好的青春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明亮。第一次與同班同學出遠門旅行,內(nèi)心的激動與喜悅不言而喻。在烏鎮(zhèn)這個古色古香的小地方,我們感悟歷史,擁抱自然,青春年少的我們在這段旅程上歡歌笑語,用不一樣的方式學習、開闊眼界。我們成長著,懂得了團隊合作,懂得了包容寬恕,懂得了為他人著想,懂得了友誼的真諦。正如茅盾所說:“書本上的知識而外,尚須從生活的人生中獲得知識”?;蛟S青春正是這樣,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成熟穩(wěn)重,我們有時會和朋友瘋玩至深夜,有時會和朋友冷戰(zhàn)至多日,在這種磕磕絆絆中,我們完善著自己,找尋著人生的前進方向,最終,當我們都長大了,回頭看著這些陪伴我們的朋友,我想我們會懷念這段青春美好時光,感謝這一路他們的陪伴和幫助。沒錯,青春正是這樣,在各種風雨的洗禮下,最后終會在那金黃的明媚陽光下,散發(fā)著光芒。遠離城市繁華,尋求靈魂的升華,品味感悟。
現(xiàn)代不同以往,卻又存留古風,無論風景如何變化,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這座烏鎮(zhèn)古城都存留它那不變的色彩,這段旅程都有著我們的腳印和汗水,風雨沖刷,陽光卻依舊,清新秀麗的自然,勤勞樸素的品質,充滿夢想和未知數(shù)的青春是富有色彩的,唯愿不變的,是那份,珍貴的,心情,回憶。
(高一(7)班 董寶妮 周啟凡 董岳妍 朱曄宇)
8 春之韶華四月天,美之浙江研學行
春天走進四月,我們走進浙江。溫暖的風如玉手拂面,沿途那花、那草、那樹,花紅柳綠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明媚的陽光散落在嫩嫩的花瓣里,為四月春天特有的自然風情做了一個精致的定格。都展示出春之韶華、美之浙江的風韻。
沈園之韻
紹興,是著名的歷史古城。在那里我和同學們首先游玩了沈園。這里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在進入之前,導游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沈園厚重的歷史背景。
說到沈園,我們腦海中浮現(xiàn)了一個文豪的名字~~陸游。沈園其實就是因為陸游才名聲大噪。
在沈園門口,我首先見到了“斷情之歌”的奇石。兩塊縊裂的巖石立在水中,綠水印著石影顯得更加清新。據(jù)說,這兩塊石頭是用來紀念陸游與唐婉凄美的愛情故事。進入園內(nèi),映入眼簾的是連片的竹林,我深深陷入了沈園的花香鳥語之中,就這樣神游,不知不覺已被領到了一面墻壁之前。不錯,題在這之上的就是《釵頭鳳》,是由陸游與唐婉同著。這其中蘊含著他們之間誠摯的愛情。這種愛情的神韻讓我沉醉,盡管他們不能廝守,但忠貞不渝,一心一意的情義始終是沈園的魂魄所在。
沈園之韻,在我游覽之后給留下深刻印象。這里有青山綠水,也有鳥語花香,但最有神韻的,該屬那醉人心脾,感人肺腑的人間真情吧。
蘭亭之秀
我們第二站到達了蘭亭,早在高一上學期我們便學習了家喻戶曉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作者王羲之及他的朋友還曾在這里流觴曲水,飲酒作詩。
進去蘭亭景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茂密的翠竹。由于是在春天,又有許多綠筍冒出了尖尖的頭,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再往里走,便到了曲水流觴的細長的小溪從上游流過來,似乎看見了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們一起作詩,快樂飲酒的場景,最終我們游覽完了蘭亭。這次游玩使我深切了解到了《蘭亭集序》的寫作背景,這里的美景令我流連忘返。
故居之懷
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fā)芽滋長,播散到大眾的心里。——葉圣陶
還未進去,魯迅先生那充溢著對封建社會禮教的不屑與諷刺的嚴肅的面容便驟然出現(xiàn)在眼前,幾乎是一瞬間所有的一切便籠上一層神圣的面紗,書房的森森書氣,百草園的勃勃生機,三味書屋的陣陣書香,都將那來自于多年前魯迅先生那集正氣于一身的偉岸雄姿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究竟如何才能讓一個人的名字經(jīng)歷歲月的斑駁與人世的磨練還依舊深深烙印進人民的內(nèi)心?
也許只有真正的一心為民吧。
烏鎮(zhèn)之美
烏鎮(zhèn)位于浙江省的桐鄉(xiāng)市,是中國留下的唯一一個保留江南風情的枕上之鄉(xiāng)。初次去烏鎮(zhèn),自嘉興市有幾十公里的行程。
我們到了烏鎮(zhèn)的景區(qū)后,第一反應是烏鎮(zhèn)十分之大,十分之繞,有許多的祠堂和名人故居。這里有文學巨匠矛盾故居,還向人們介紹了古代的烏鎮(zhèn)的禮儀,文學,和生活用品遺跡。烏鎮(zhèn)的建筑大多是以徽派的建筑而建設的。每家門前都連接著條小河,貫穿了整個鎮(zhèn)子。街上的道路十分狹窄,道路旁壓著兩層小樓,樓里的人都是烏鎮(zhèn)的居民,他們在這里生長生活,面對著每日熙熙攘攘的人流,他們?nèi)员Pl(wèi)著自己最本質的心靈。
烏鎮(zhèn)之美,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于其唯美的江南風光,在于其質樸的人文情懷。在這里我的心靈受到了洗禮,感受到江南文化,這就是烏鎮(zhèn),一個平凡的水鄉(xiāng)。
四月的春天是個充滿活力的季節(jié),草長鶯飛,鮮花芳菲,盡顯春之韶華的風韻。浙江的春色染綠了大地,染綠了文字,也染綠了人們的心情!
(高一(7)班 李昊遠 李琪琪 經(jīng)東森 李坤豪)
- 上一篇 : 合肥七中研學旅行教師手記
- 下一篇 : 國旗下的講話:縱筆一紙難忘的青春(201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