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科研論文
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的英語教學模式探索
時間:2013-12-29 18:35 作者:admin111 來源:未知 閱讀次數(shù): 次
外語組 張文圣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通過總結在不同課型中信息化教育的運用,我逐漸總結出一種發(fā)揮多媒體效能的教學模式:思考一個現(xiàn)象 — 把握一個過程 — 得出一個結論 — 提出一個問題。通過多媒體教學,我們不僅可以聽到,更可以看到,感覺到。在廣泛實踐中,該模式能發(fā)揮信息教育的優(yōu)勢,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上課效率,更關鍵的是,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與思考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思考一個現(xiàn)象
日常教學中,老師會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對課程是一種被動的接受,抱著因為安排了這堂課,所以不得不去聽這節(jié)課的態(tài)度,學習興趣和動力不足。這就是因為未能解決為什么要上這堂課的問題,所以我們首先可利用多媒體進行背景介紹,包括歷史、文化、人文背景,在這些背景下引導學生對一個現(xiàn)象進行學思考。
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多采用口頭表達,掛圖,發(fā)資料等方式完成,容量較小,效果不顯著?,F(xiàn)在多媒體教學成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課前老師的努力,我們可以搜集大量直觀的圖片、文本、聲音、影片剪輯等,讓文章背景導入變得得心應手,容量大,形式生動,步驟性強,能有效引導學生渴望走進課本。為接下來的教學提供了基礎。同時多種語言學習要求都可以得到實現(xiàn)。
下面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unit22 Global warming為例,看看如何利用多媒體進行背景導入,引導學生思考一個現(xiàn)象。
Background teaching:
Step one: Show pictures of rising temperatures , melting icebergs in Antarctic , and so on and then ask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m.(展示圖片如氣溫的升高,極地溶解的冰川等等讓學生描述)
Purpose: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a around them, and use the relevant vocabulary.(鼓勵學生關注身邊的世界,并運用相關詞匯)
Step two: Listen to some current news about climate changes. (聽幾則關于氣候變化的簡短新聞報道)
Purpose: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of language learning.(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創(chuàng)造課堂語言教學的環(huán)境)
Step three: Think about the phenomena, and raise your questions. (思考我們聽到和看到的現(xiàn)象,提出一些問題)
我們可以看出,多媒體課堂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聽、說多種能力,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這是傳統(tǒng)課堂無法比擬的。當然信息導入也不宜過長,過多,要主題明確、緊扣教材。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材,進入下一教學步驟便是成功。老師課前的資料搜集是一個艱辛的過程,要服務于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和引導學生的思考。
把握一個過程
教學過程是一堂課的重點,是知識演繹與傳授的主要陣地,如何提高教學過程的活力與內(nèi)涵一直是教學研究的課題。這個過程既要清晰又要豐富,既要特色又要品位。相比傳統(tǒng)教學,多媒體教學具有鮮明的特點。一、教學過程清晰、傳達準確。傳統(tǒng)的口頭教學,如果環(huán)節(jié)較復雜學生經(jīng)常會犯迷糊,同時稍不認真可能聽錯,記錯。多媒體教學可以提升教學過程的邏輯性,信息傳達錯誤也可以盡可能的避免。二、前后參照,照顧到學生的多種需求。在學生出現(xiàn)理解困難時,可以隨時參考前面的過程,同時老師在備課時,可準備相關備注性材料,及時解決問題和復習以前知識。三、體現(xiàn)教學特色。多媒體為展示課堂特色提供了平臺,如閱讀課我們可以提供現(xiàn)場閱讀文章,對話課,我們可以播放相關聽力練習。使得課堂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四、有助于教學創(chuàng)新。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做多手準備,供學生參考選擇,根據(jù)學生的需要選擇教學過程,這有助于我們脫離傳統(tǒng)教學,建立更好的模式,滿足學生的需要。多媒體教學傳遞了一個有活力、有內(nèi)涵的教學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把握這個過程。
下面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unit22 Global warming為例,看看多媒體課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教學過程,增加備注材料,體現(xiàn)教學特色,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的。
▲Teaching procedures: (教學過程設計)
Step one: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try to tell the general idea. If students have much difficulty summarizing the text, choices can be given to them to choose from.
(快速閱讀文章,概括段落大意.如果學生理解困難,可以提供參考答案供其選擇)
Step two: Read for details and answer questions listed on PPT.
(認真閱讀,回答PPT上的列舉的問題)
Purpose: Save a lot of time by typing the questions on PPT ahead of time and make it possible for students to get a clearer picture of the text by answering the question.
(目的:通過提前在PPT上列舉出問題,可以節(jié)省教學時間,而且?guī)椭鷮W生在直觀通覽問題后更好總結文章。)
Step three: Finish tasks listed on PPT. (完成PPT上的教學任務)
Step four: language points (語言點教學)
Step five: Discuss difficult points. (探討難點)
通過PPT上明確的步驟提示,教學過程很明了,可以及時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任務和把握老師的教學思路,不至于混亂和走神,從而達到教學過程的清晰化。
▲Referring materials (教學備注)
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一些涉及其他領域的概念或知識點,如果學生渴望知道可通過超級連接或插入PPT進行解釋。如:本課中 “1°F” 學生便可能會問及,我們可直接連接到網(wǎng)絡http://baike.baidu.com/view/562306.htm,提供參考內(nèi)容。
又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某個過去的知識點不清楚,我們可以聯(lián)接到過去的PPT或網(wǎng)頁進行及時復習。只要我們在備課中考慮問題周到一些,準備好相關備注材料,我們便可以更好的服務于學生,也達到我們教學過程的豐富多彩。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補充材料)
如果學生在閱讀后,覺得對文章還不夠理解,或直接覺得文章過難,那么我們就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一定的修正,通過提供補充材料讓學生實現(xiàn)過渡。如本課話題為global warming. 我們事先可以提供相關簡單材料,讓學生有個大致的把握,再進行閱讀。另外一種情況是學生可能提出一些較有深度的問題,我們也需要借助于補充材料進行解釋和引導。如本課,學生可能會提及 Why hasn’t global warming come about until recent human history?(為什么溫室效應在人類近代史上才出現(xiàn)?)
信息技術為補充材料的準備和展示提供了方便的途徑和平臺,有效的提高了教學品位和內(nèi)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是多媒體課堂的一大特色。
▲促進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
課堂有效技能的提升需要不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我們可以更好的與學生溝通,吸收學生的意見,進行有效的嘗試。如通過電子郵件,網(wǎng)頁博客等手段,我們可進行多途徑,全天候教學。
當然,課堂也不能全部交給電腦,在一些關鍵性知識點上,為增加知識傳遞的嚴肅性,我們需要進行板書。或者當學生提出了一些有亮點,有深度的話題和要點時,我們也可以記錄在黑板上,供大家交流和參考。要把PPT的容量和板書的靈活結合起來。
得出一個結論
得出一個結論,即解決英語教學中常說的what have we learnt?的問題。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通常讓學生反思今天學到的知識,但局限于時間和口頭表達的不便,很難全面,也較難深華到一個更高層次和進行素質(zhì)教育。多媒體通過的大容量展示和多感官的接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和潛能。得出一個結論實際上是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得出知識上的結論,另外一個是通過多媒體的協(xié)助進行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
知識總結: 我們可以利用板書很難做到的多種途徑對知識進行總結概括。如本課我們可以使用圖表填空讓學生梳理知識脈落,同時又可以讓學生鍛煉任務型讀寫和復述的能力。如下圖:
情感教育:在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滲透情感教育,增加學生的修養(yǎng)和社會公德意識,圍繞這一中心,我們應引導學生在知識結論之外,也要思考一個情感教育結論。多媒體課便可提供大量圖片,音像資料進行引導,協(xié)助學習活動順利開展。如本課中:我們可以組織一個活動觀看一部相關影片,讓學生在感動之余,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并提供相關詞匯和句型結構。
提出一個問題
提出一個問題既教學反思和反饋的問題,要求學生在教學過程后,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反思和反饋。多媒體課結束時候,可引導學生快速瀏覽整個教學過程的PPT,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首先,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學生提出的問題更加直接、具體,如對某個教學過程或知識點不理解,學生可以明確指出相關的PPT頁面或序號,容易表達。如“老師:我對第三張PPT上的a問題不清楚, 我對第2張**詞組的例句不理解。”這樣的提問可以讓老師有的放矢,有效、及時的解決教學問題。
其次,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通過課堂檢查可以更好的進行教學檢查,通過設置選擇題、討論題、判斷題等途徑獲得全面的教學反饋,完善我們的教學
最后,我們利用多媒體留下多種作業(yè)滿足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需要。
當然為了進一步發(fā)揮該教學模式的功能,老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運用技術,如熟練使用網(wǎng)絡、制作PPT、了解基本網(wǎng)頁制作知識。不斷提升個人教學設計水平,要體現(xiàn)學科特色,讓多媒體服務于教學,但不能牽制和干擾我們的教學。增加與學生的溝通,讓學生理解和配合我們的教學模式,在完成課件的制作后,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活動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讓學生也能制作相關學習內(nèi)容,與大家交流。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通過總結在不同課型中信息化教育的運用,我逐漸總結出一種發(fā)揮多媒體效能的教學模式:思考一個現(xiàn)象 — 把握一個過程 — 得出一個結論 — 提出一個問題。通過多媒體教學,我們不僅可以聽到,更可以看到,感覺到。在廣泛實踐中,該模式能發(fā)揮信息教育的優(yōu)勢,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上課效率,更關鍵的是,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與思考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思考一個現(xiàn)象
日常教學中,老師會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對課程是一種被動的接受,抱著因為安排了這堂課,所以不得不去聽這節(jié)課的態(tài)度,學習興趣和動力不足。這就是因為未能解決為什么要上這堂課的問題,所以我們首先可利用多媒體進行背景介紹,包括歷史、文化、人文背景,在這些背景下引導學生對一個現(xiàn)象進行學思考。
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多采用口頭表達,掛圖,發(fā)資料等方式完成,容量較小,效果不顯著?,F(xiàn)在多媒體教學成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課前老師的努力,我們可以搜集大量直觀的圖片、文本、聲音、影片剪輯等,讓文章背景導入變得得心應手,容量大,形式生動,步驟性強,能有效引導學生渴望走進課本。為接下來的教學提供了基礎。同時多種語言學習要求都可以得到實現(xiàn)。
下面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unit22 Global warming為例,看看如何利用多媒體進行背景導入,引導學生思考一個現(xiàn)象。
Background teaching:
Step one: Show pictures of rising temperatures , melting icebergs in Antarctic , and so on and then ask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m.(展示圖片如氣溫的升高,極地溶解的冰川等等讓學生描述)
Purpose: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a around them, and use the relevant vocabulary.(鼓勵學生關注身邊的世界,并運用相關詞匯)
Step two: Listen to some current news about climate changes. (聽幾則關于氣候變化的簡短新聞報道)
Purpose: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of language learning.(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創(chuàng)造課堂語言教學的環(huán)境)
Step three: Think about the phenomena, and raise your questions. (思考我們聽到和看到的現(xiàn)象,提出一些問題)
我們可以看出,多媒體課堂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聽、說多種能力,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這是傳統(tǒng)課堂無法比擬的。當然信息導入也不宜過長,過多,要主題明確、緊扣教材。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材,進入下一教學步驟便是成功。老師課前的資料搜集是一個艱辛的過程,要服務于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和引導學生的思考。
把握一個過程
教學過程是一堂課的重點,是知識演繹與傳授的主要陣地,如何提高教學過程的活力與內(nèi)涵一直是教學研究的課題。這個過程既要清晰又要豐富,既要特色又要品位。相比傳統(tǒng)教學,多媒體教學具有鮮明的特點。一、教學過程清晰、傳達準確。傳統(tǒng)的口頭教學,如果環(huán)節(jié)較復雜學生經(jīng)常會犯迷糊,同時稍不認真可能聽錯,記錯。多媒體教學可以提升教學過程的邏輯性,信息傳達錯誤也可以盡可能的避免。二、前后參照,照顧到學生的多種需求。在學生出現(xiàn)理解困難時,可以隨時參考前面的過程,同時老師在備課時,可準備相關備注性材料,及時解決問題和復習以前知識。三、體現(xiàn)教學特色。多媒體為展示課堂特色提供了平臺,如閱讀課我們可以提供現(xiàn)場閱讀文章,對話課,我們可以播放相關聽力練習。使得課堂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四、有助于教學創(chuàng)新。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做多手準備,供學生參考選擇,根據(jù)學生的需要選擇教學過程,這有助于我們脫離傳統(tǒng)教學,建立更好的模式,滿足學生的需要。多媒體教學傳遞了一個有活力、有內(nèi)涵的教學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把握這個過程。
下面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unit22 Global warming為例,看看多媒體課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教學過程,增加備注材料,體現(xiàn)教學特色,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的。
▲Teaching procedures: (教學過程設計)
Step one: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try to tell the general idea. If students have much difficulty summarizing the text, choices can be given to them to choose from.
(快速閱讀文章,概括段落大意.如果學生理解困難,可以提供參考答案供其選擇)
Step two: Read for details and answer questions listed on PPT.
(認真閱讀,回答PPT上的列舉的問題)
Purpose: Save a lot of time by typing the questions on PPT ahead of time and make it possible for students to get a clearer picture of the text by answering the question.
(目的:通過提前在PPT上列舉出問題,可以節(jié)省教學時間,而且?guī)椭鷮W生在直觀通覽問題后更好總結文章。)
Step three: Finish tasks listed on PPT. (完成PPT上的教學任務)
Step four: language points (語言點教學)
Step five: Discuss difficult points. (探討難點)
通過PPT上明確的步驟提示,教學過程很明了,可以及時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任務和把握老師的教學思路,不至于混亂和走神,從而達到教學過程的清晰化。
▲Referring materials (教學備注)
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一些涉及其他領域的概念或知識點,如果學生渴望知道可通過超級連接或插入PPT進行解釋。如:本課中 “1°F” 學生便可能會問及,我們可直接連接到網(wǎng)絡http://baike.baidu.com/view/562306.htm,提供參考內(nèi)容。
又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某個過去的知識點不清楚,我們可以聯(lián)接到過去的PPT或網(wǎng)頁進行及時復習。只要我們在備課中考慮問題周到一些,準備好相關備注材料,我們便可以更好的服務于學生,也達到我們教學過程的豐富多彩。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補充材料)
如果學生在閱讀后,覺得對文章還不夠理解,或直接覺得文章過難,那么我們就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一定的修正,通過提供補充材料讓學生實現(xiàn)過渡。如本課話題為global warming. 我們事先可以提供相關簡單材料,讓學生有個大致的把握,再進行閱讀。另外一種情況是學生可能提出一些較有深度的問題,我們也需要借助于補充材料進行解釋和引導。如本課,學生可能會提及 Why hasn’t global warming come about until recent human history?(為什么溫室效應在人類近代史上才出現(xiàn)?)
信息技術為補充材料的準備和展示提供了方便的途徑和平臺,有效的提高了教學品位和內(nèi)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是多媒體課堂的一大特色。
▲促進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
課堂有效技能的提升需要不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我們可以更好的與學生溝通,吸收學生的意見,進行有效的嘗試。如通過電子郵件,網(wǎng)頁博客等手段,我們可進行多途徑,全天候教學。
當然,課堂也不能全部交給電腦,在一些關鍵性知識點上,為增加知識傳遞的嚴肅性,我們需要進行板書。或者當學生提出了一些有亮點,有深度的話題和要點時,我們也可以記錄在黑板上,供大家交流和參考。要把PPT的容量和板書的靈活結合起來。
得出一個結論
得出一個結論,即解決英語教學中常說的what have we learnt?的問題。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通常讓學生反思今天學到的知識,但局限于時間和口頭表達的不便,很難全面,也較難深華到一個更高層次和進行素質(zhì)教育。多媒體通過的大容量展示和多感官的接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和潛能。得出一個結論實際上是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得出知識上的結論,另外一個是通過多媒體的協(xié)助進行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
知識總結: 我們可以利用板書很難做到的多種途徑對知識進行總結概括。如本課我們可以使用圖表填空讓學生梳理知識脈落,同時又可以讓學生鍛煉任務型讀寫和復述的能力。如下圖:
Topic | ___________________ |
Definition | ___________________ |
Cause | _________________ |
Measures | ___________________ |
Key words and phrases To be mastered |
___________________ |
提出一個問題
提出一個問題既教學反思和反饋的問題,要求學生在教學過程后,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反思和反饋。多媒體課結束時候,可引導學生快速瀏覽整個教學過程的PPT,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首先,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學生提出的問題更加直接、具體,如對某個教學過程或知識點不理解,學生可以明確指出相關的PPT頁面或序號,容易表達。如“老師:我對第三張PPT上的a問題不清楚, 我對第2張**詞組的例句不理解。”這樣的提問可以讓老師有的放矢,有效、及時的解決教學問題。
其次,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通過課堂檢查可以更好的進行教學檢查,通過設置選擇題、討論題、判斷題等途徑獲得全面的教學反饋,完善我們的教學
最后,我們利用多媒體留下多種作業(yè)滿足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需要。
當然為了進一步發(fā)揮該教學模式的功能,老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運用技術,如熟練使用網(wǎng)絡、制作PPT、了解基本網(wǎng)頁制作知識。不斷提升個人教學設計水平,要體現(xiàn)學科特色,讓多媒體服務于教學,但不能牽制和干擾我們的教學。增加與學生的溝通,讓學生理解和配合我們的教學模式,在完成課件的制作后,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活動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讓學生也能制作相關學習內(nèi)容,與大家交流。
- 上一篇 :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 下一篇 : 有效運用教育技術 煥發(fā)英語課堂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