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科研動態(tài)
骨干展風采 引領促成長
時間:2020-09-18 16:32 作者:肖歡 來源:未知 閱讀次數: 次
——記合肥七中高二語文組“青年骨干教師展示課”活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為最大限度發(fā)揮骨干教師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的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9月14日至9月18日,合肥七中開展了骨干教師示范周活動。本次活動中,來自語文學科的骨干教師黃友祥、杜莉、周歡、吳志東、肖歡分別執(zhí)教了示范課,他們在示范課中憑借扎實的教學功底、銜接自然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充分展現了嫻熟的教學技藝和豐富的教育智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起到了很好的學科示范作用。
首先登場的是黃友祥老師,他上課的篇目是《逍遙游》。《逍遙游》作為《莊子• 內篇》的第一篇,具有開宗明義的價值。體現了莊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絕對自由的理想,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有一些難以理解。但黃老師嗓音響亮,授課風格活潑,有道家風范,展現了深厚的師范功底。講解時能深入淺出,學生的配合度較高,并且能夠有效預習和展示,黃老師能夠注意到課堂上生成性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整堂課氣氛融洽、和諧。
同樣是講解《逍遙游》,吳志東老師憑借其富有哲理的思想,用帶有磁性的嗓音,慢條斯理,向學生娓娓道來,展示了一節(jié)充滿思辨與探究精神的語文課堂。吳老師將難以捉摸的思想和情感,落實在具體的事物上理解,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歸納總結,引導學生領會主旨。整堂課圍繞“逍遙”這個中心展開教學內容,更加集中,講解時舉例更是信手拈來,將文中晦澀難懂的地方仔細分析,把文本讀“厚”,這離不開老師的文學底蘊。吳老師對文本的解讀、對莊子精神的理解,給學生們打開了一扇扇思維之門。
接著杜莉老師帶來了一堂精彩的《咬文嚼字》。她立足文本,對這篇課文進行一番“咬文嚼字”,講解細致。杜老師分析了文中列舉的郭沫若修改劇本臺詞的例子,王若虛改《史記》及韓愈為賈島定“推敲”的例子。“在作者看來,他們都錯了,只有蘇東坡改自己的詩句改的那叫精彩,為郭沫若、王若虛所不及。作者在使用這些例子的時候,除了駕輕就熟外,是頗有一種氣魄的,體現著作者不凡的功力,而且在遣詞造句上是十分老到自然的,這種力透紙背的力量來自廣博的學識和縝密的思維。” “學好語文對我們的生活是非常有用的”杜老師如是說。
圖為杜莉老師上課中
緊接著一堂課由周歡老師帶來的篇目也是《咬文嚼字》。她在講解文本的同時,更注重拓展練習。每個例子后面都附有相應的課堂練習,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所舉事例貼近當下生活,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氣氛熱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練習鞏固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周老師的課堂設計新奇有趣,既富有知識性,又具有趣味性,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學到了知識。
圖為周歡老師上課中
最后由肖歡老師帶來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邊城》。文本內容較長,肖老師能抓住重點章節(jié)分析小說的人物、環(huán)境,揭示小說的主題。利用分角色朗讀,調度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并能結合當下生活引導學生思考民族的美好品德和人格重建的問題,具有現實意義,啟迪了學生的智慧。
“水相蕩而生漣漪,石相擊而生靈光”,本次骨干教師示范課活動不僅是骨干教師教學技能、學科特色的展示,也是教育智慧的交流和共享,更為青年教師們提供了學習范例和努力方向,真正實現了教者有所得,聽者有所悟,學者有所長,在助力學校優(yōu)秀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也為學校的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必將促進學校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肖歡撰稿 楊靖統稿 周歡攝像 張永劍審核)
- 上一篇 : 學術研究與課堂探究的一次完美契合
- 下一篇 : 骨干示范 引領成長